NAS/硬件選購

出自Wired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文著于2022.7.25(原文),一些内容(如价格或套餐搭配)或过时、非优先解。

一、以裝機的角度學習硬件的搭配

ps:與常規教程文章不同,別的作者列出的價格可能都是撿漏價格,你自己上大概會多花5%-10%左右的預算,而我給的價格(除市場波動較大外)都是一般價,你能撿到漏,最差跟我平價,如果比我花費的還多,那你可以再考慮考慮其他配置

「丐中強」配置

「丐中強」配置(600- ¥)
硬件 型號 價格 購入渠道
主板 H81 ITX 17*17CM 板U套餐 210 鹹魚
CPU g1840 鹹魚
散熱* AVC 銅芯散熱 28mm高 25 鹹魚
內存條 金士頓 2g ddr3 *2 33.2 淘寶
電源 益衡7025B + 電飯煲線 253 淘寶
機箱 蝸牛星際a機箱(85新) 89.9 鹹魚
SATA線 隨便就行*4 19.6 京東
合計 630.7 建議價格600以內

點評:

  整體:除了電源外,其他都是丐中丐配置,因為這個配置的話屬於最低配,要換就是全都換,沒有必要上好的,畢竟選用這套配置就是因為手頭緊,沒預算。

  機箱:千元以內沒有其他好選擇,就是星際蝸牛機箱,相對較為經濟實用,自帶背板雖然不穩但是帶一兩個16T或者4個4T綽綽有餘。而機箱一旦敲定,就決定了你的主板,比如這種小機箱只能用itx(17*17cm)的主板。

  機箱:傳統的「NAS」機箱主要是空間緊湊、體型較小,而不是性價比好、可拓展性。比如星際蝸牛這款機箱是沒有預留pcie卡的出口的,如果你有需求需要換機箱或者剪機箱。也可以選擇傳統的PC機箱,但是硬盤位置吃緊,半島鐵盒這種,總感覺穩定性欠佳。服務器機箱有些大材小用,以及服務器機箱是在300+左右的性價比高,百元內還是先不要考慮了。

  板U:這套板U一點特色沒有,也沒有什麼性價比,但是這個價位也就這些選擇,因為h61主板的網口原生是百兆的,都是改的或者再加pcie轉網口拓展卡,拓展卡功耗並不算高,雖然說是過度,起碼得用三個月吧,不如直接換平台,所以就敲定了這套板u,cpu可以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做變動,整體溢價不超過20%就行

  散熱:散熱器不用太好但也不要太壞,一般的品牌散熱就行,需要注意的就是散熱器的高度,受限於機箱高度,這個可以問機箱賣家,都有數據的,一般賣散熱器的和板u的都會附贈硅脂,建議提前問好以免烏龍,這個價位帶的硅脂就行了(我這個散熱器與主板電容衝突,剪掉散熱器一角就可以了,可以參考NAS/裝機實例

  電源:理論上這套配置,電源隨便選個一百多的都綽綽有餘,立馬變成「500元神機」,但我覺得真沒必要,首先電源是維繫設備穩定運行的重要工具,電源一個不穩定,all in boom。其次,7025b這款電源功率為250w,質量也比較好,是可以長久使用下去的,不管是換配置還是到其他設備上用都是綽綽有餘的(至少下一個或下兩個階段都能用),不會像其他配件一樣升級必須拋棄。以及這款電源別在鹹魚上買,都是假標

  其他:至於其他的sata線看個人需求吧,u盤我有很多所以沒列入,螺絲刀、網線等工具也沒列入,內存就是隨便亮機就行

總結:所以這套整體都非常丐,但是電源卻是「強」的,因此叫為丐中強配置。用來當文件服務器完全夠用,看視頻的話就smb直連吧,解碼別想了。用來當下載機、掛pt、文件服務器、學習研究很好用,但是沒法用來折騰

「強中丐」配置

「強中丐」配置(3000±200¥)
配件 型號 價格 備註
cpu i3 12100 757 鹹魚,有運費!
主板 華碩prime h610m-a d4 459 鹹魚,439的被被人蹲走了,猶豫就會敗北
內存 七彩虹ddr4 2666 16GB*2 577 京東
機箱* tank 6盤位 809 淘寶
散熱機箱自帶 sata線機箱也帶6根
拓展 m2轉sata 149 京東
其他 利民硅脂 tf9 39.88 京東
已有 電源(益衡 7025B )、u盤已有
合計 2790.88 帶電源3040¥

點評:

  整體:這套配置乍一看中規中矩,不如12400+h610/b660,也確實如此,但是兩者差着近400元呢,也是不小的數字(於我而言),拋下12400不談,這套配置就是高端機器中比較丐的了。我主要是看中進可攻退可守,因為我包括很多個人用戶,都是不喜歡賣配件的,都煩扯皮,賣的價格還低。那麼這套配置即使不用了,還可以轉型組成普通的主機,一般的辦公娛樂完全夠了,12代也夠新,不會很快過時,要是選八代九代可能就鎖死在nas上了,不用了配主機也跟毛毛雨一樣。所以如果有預算直接上12400,更加的好用

  機箱_空間:一旦有預算就要脫離itx的魔爪,即使是到了matx(24.4x24.4cm以內,具體規格細分很多)平台,那也是質一般的飛躍。基本上大於四百的機箱都是matx及以上規格的。不僅安裝方便、空間也大、散熱和拓展也方便。一般也都是6/8盤位機箱和複數個2.5寸位。

  機箱_價格:除此之外就是要考慮價格了,常見的nas6/8盤位基本上都是800左右,常見的型號/品牌就是tank、拓普龍、寶藏盒、安鈦克、萬由等等。其中拓普龍價格比較低,萬由價格比較高,寶藏盒與tank價格適中

  機箱_拓展:甚至還有便宜的,半島鐵盒,但是普通機箱無背板,直接排除(硬盤共振盒一拖多的普通sata供電如果不穩直接gg),我綜合考慮之下選擇了tank,之所以沒選擇經濟實惠的拓普龍是因為背板與整套的購買體驗。比如tank自帶L形散熱,用料相對穩當,長的還好看點,豎直放置方便,全高pcie、售後團隊等等。這個看個人,溢價肯定是有的,缺點也有,那就是6盤位,普遍都是8盤位的。但是我步子比較大,硬盤後續也要補充,一步到位機箱走穩定路線吧!這個價位機箱就不建議走二手了,鹹魚上運費很貴比新的便宜不了多少,而且質量還說不準

  機箱_服務器:還有另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就是服務器機箱,12、24盤位的,價格還低,400以內妥妥拿下。但是因為體型比較大涉及到線材長度之類的問題,其他細節上的問題我就沒進一步了解了,因為我目前沒上服務器機箱,原本是打算弄的,後來添置了磁帶機就沒這個需求了。如果要上服務器機箱的話,建議先弄好整體的環境,比如機架/機櫃、專門存放設備的地方(一般都是工業暴力扇噪音很大)等等。

  板U:12100+h610是比較穩當的一步,你說驚艷吧,也就這個樣,你說不行吧,性價比高的也就這套,或者在這套浮動。比如如果預算加不到300,可以u升級為12400,預算再加點板子換成b660。這樣的話性能又是一個大台階,但我預算實在是不夠了,也不想等,因為12代u開始漲價了

  主板:說實在的,我這個主板買貴了,更好的選擇是去拼多多買,因為即使拼多多跟鹹魚的質量一樣,拼多多還是全擔保交易,有問題方便退換,有客服,也不會催你收貨。並且很多鹹魚賣家也都是轉的拼多多的貨。但我沒用過拼多多就沒考慮。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主板是只有兩個內存條插槽

  內存:內存的話建議直接上16G單條的,根據預算和需要追加條數,一般32g夠了,這個主板也就支持兩個內存通道,2666頻率就行,再高主板一般也不支持,價格貴了感知其實並沒有那麼明顯,不如擴展內存大小,正常裝機也是,極致的遊戲黨和土豪玩家或者性能黨、有明確需要的玩家再考慮頻率就行。

  散熱:自帶的沒得說

  拓展:因為h610m原生4個sata口,而有兩個m.2槽,所以就買了一個m2轉sata(五口)的拓展卡,也可以用pcie轉sata,但是我還想要在pcie口加裝個風扇所以就沒考慮。

  電源:還是用的舊電源,7025b,這也是對盤位考量的妥協,因為8盤位的話我就要換機箱了,因為硬盤啟動有一個瞬時電流,數據挺高的,7025b帶6個硬盤(5個16t)有餘,但是8個(假設6個16t)就說不準了,而放滿六塊16T但是容量還不夠的話,就說明該階段已經畢業了,就該換另外的平台了(玩pt瘋狂保種的另說,指正常存資料和中輕度pt)

  其他:硅脂的話別人都說三四次,可是我兩次都覺得勉強,跟個人塗抹習慣有關,我是為了給自己主機也換一下硅脂才用的這款,如果沒有其他額外需求,換個一般點的硅脂就行

總結:如果預算不夠,可以縮其他的,板u儘量不要縮,內存條可以用一根16G的,機箱可以物色一個便宜的,硬盤不太多的話可以先不用sata拓展卡,又可以省出四百多。

 

二、如何選cpu?

cpu代數的選擇

  很多人比較排斥12代的u除了日漸增長的價格(估計是為13代u做鋪墊,不然誰還買13代u),就是12代u對黑裙的支持和emby解碼的兼容性問題。因此望而生畏

  這個我也無解,都是等大佬出解決方案,但是因為我用的unraid系統,沒有這個問題,流媒體平台我還沒有養成習慣,jellyfin才是我的第一選擇,plex是第二選擇

  當然10400、8100這些經典型號也不是不能選擇,但是12100綜合來看只要在750以內都儘量它吧

  性價比並不只是價格優劣,更多的是性能和後續。12代在未來幾年是不會過時的,還是那句話,進可功退可守。當nas足夠,退休了當主力機也行。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退休後給孩子組電腦豈不是美滋滋?

  如果你是垃圾佬或者非常有經驗的話那看自己的心情購買就好,但我作為一般人,處於多種考量我是不太願意賣配件的,因此更喜歡着眼於長期使用和永久持有的路。還有另一個考量就是功耗,新老版本提升的不只是性能,我第一套配置待機功耗和下面這套是一樣的你敢信?當然技術是有瓶頸的,近幾代的處理器功耗都大差不差,提升沒有那麼明顯了

ps:unraid 6.10.x版本硬解沒有問題,6.9.x有問題,可以選擇升級為6.10.x的系統,但我下一篇文章是以6.9.2為基礎的,給的安裝包也是6.9.2的,6.10.x的開心版已經出來了,操作是一樣的操作,只是系統包不一樣,最新的系統在恩山論壇有,一搜就行了,也不是我的原創,我用的是正版又沒去驗證,不好意思這麼就轉載

cpu後綴的選擇

  • 無後綴:普通cpu,有核顯但是不能超頻,價格正常
  • f後綴:無核顯版本,組無顯卡的nas必然不會考慮,價格較低
  • k後綴:可以超頻,組nas用不到,性能黨和遊戲黨可以考慮,價格較高
  • t後綴:低功耗版本,價格有10-20%的溢價,然而實際使用上待機區別不大,只是滿載上限有點差異,性能還被閹割了一部分,除非你家電費幾塊錢一度,不然也沒必要

這四種情況是最常見的,我們選無後綴的普通cpu就可以了,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

  • es、qs版本:兩者定義差不多,屬於工程測試U,系統一般識別為「0000」,優點是價格低廉,缺點是容易有問題、不穩定、兼容性也有問題,適合有經驗的垃圾佬,或者純粹折騰的機子,一般我們還是選正式版的u

解碼視頻選擇什麼U?

※ 英特爾CPU詳細信息查詢: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tw/zh/ark.html#@PanelLabel122139 (「處理器顯示晶片」欄的第一行就是核顯型號)

12代CPU

  • 12400(包含)以下核顯都是UHD730,一般來說gt740的級別。
  • 12500(包含)以上核顯都是UHD770,一般來說gtx650的級別。

八代CPU核顯基本上都是UHD630相當於gt730的級別,支持4K解碼綽綽有餘

另一個常用來組nas的u g5400 核顯是UHD610 用來解4k也不是不行,但一般比較吃力,用的人也挺多的,不過就不如g5500了,它的核顯是UHD630解4k綽綽有餘,它們價格也差不多(所以g5400能賣這麼貴就離譜)

所以單看視頻解碼,如果沒有其他需求,上g5500完全可以,上八代U也合情合理

看個人根據自己情況的綜合考慮吧

因此cpu推薦是(從貴到便宜,高性能到低性能)

  • 12400>12100>10400>10100>8代u>g5500>g5400

 

二、如何選主板?

  芯片組:主板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先看自己的性能需求,然後根據性能需求選CPU,cpu選了,主板也就沒什麼選擇了,比如選了12代cpu,他的針腳接口是LGA 1700,那就只能用h610、b660、h670、z690這幾款。其中h610算是入門款式,b660是比較火熱的款式。那就根據需求在這兩者之間選擇就行了。具體的型號一般百度都能直接搜到,直接搜「xx代U/XXU搭配什麼主板?」就行了。

  型號_供電:敲定了範圍就要開始細選了,不同的主板有不同的特色,比如b660被稱之為「最強供電」,但我們組件nas,cpu功耗沒那麼高,即使組pc,不帶3080那種高端顯卡,h610也完全夠用,真到了那個級別當前的u和主板肯定也得換。

  型號_拓展: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主板的拓展性能,比如b660主板是有pcie4.0通道的,而h610是3.0

  z690支持cpu超頻而其他的都不支持

  以及h610和b660主板原生是4個sata口(微星b660有6個),h670和z690原生6個sata口

  這是主板型號之間的差異,再細分不同品牌方也推出了不同的子型號,比如sata口朝向、m2口數量,內存插槽數量、pcie插槽規格等等就比較細分了,可以看需求和價格綜合考量

  品牌:選定了型號就得選牌子,同一型號的主板價格差距能到好幾百的,這個取決於主板的用料、拓展、性能、規格等等,常見的一線主板頻道有華碩微星技嘉,其中前兩者用料比較紮實價格也貴點,技嘉用料一般價格也便宜點。另外還有華擎銘瑄也都是比較穩的品牌,其他小牌的優點可能就是便宜了。但有一說一,買二手的話,選大牌的挺香的,沒必要圖極致的便宜。比如買了華碩的主板(買帶保的別忘了),使用中有一些小問題不明白的話直接打華碩客服電話可以諮詢,比小牌有保障的多,如果壞了也可以送去維修很方便

  尺寸:主板一般分為 ITX和ATX,其中ITX是17*17cm的小板,入門款nas基本都是用的itx主板,選擇少,價格高,限制多。但是綜合價格便宜。如果有預算必須得換大點的機箱,才能用大主板,也不用太大。

  ATX主板又分為:MATX、普通ATX、加大ATX。matx在中高端nas和一般的日用電腦上很常見,尺寸比較多,但都在24*24cm以內。這個主板可玩性高,占用空間又不大,適用範圍廣。再往上目前不考慮,

  比如本文說的h610、b660嚴謹點就是h610m、b660m,帶m後綴的就是matx主板,這點跟cpu一樣的

總結:所以其實主板沒什麼好選的,確定了cpu就相當於確定了主板,你如果用12100選h610沒毛病,你如果用了12400選b660沒毛病,你如果用了12700以上選h670、z690也沒毛病,牙膏廠的板子很好選的,沒有強制的規定,但搭配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比如你用了12400那真的推薦b660而不是h610,你用12100也可以選擇b660甚至是更高,有預算我也說了真的推薦b660,拓展性能更好,但如果需求固定了,12100+b660會有很多閒置性能,有利有弊,利於cpu升級而不更換主板,弊端就是不升級白瞎一部分性能升級了多出一個cpu,所以建議一開始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考量好,12400+b660也很香呀。(雖然都是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之後可以京東淘寶搜下選中的型號,看看不同品牌及子型號之間的差異,根據自己的需求敲定就行了

 

三、如何選內存?

  內存規格:目前比較主流的規格是ddr4,不是古早主板基本上都支持,新主板更不用提,ddr3太舊,ddr5太超前,ddr4剛剛好。兼容性好、價格便宜、選擇多、適用範圍廣

  內存頻率:目前主流的頻率有:2133、2400、2666、3000、3200、3600。理論上自然是頻率越高越好,雖然很多主板比如h610說他丐人家支持3200mhz的內存頻率,但是也沒必要,2666mhz頻率的內存綜合性價比更高,因為除了3a遊戲黨、跑分黨、極致性能黨、土豪之外,你是感覺不出什麼太大的差異的。

  這個是符合邊際效應了,前兩個饅頭頂飽,但後面就是花高代價滿足小需求,不如提升單條容量和數量

  單雙通道:雖然很多人都是吹雙通道速度是單通道的一倍,跟3200遠大於2666差不多,理論上是這樣,可實際上,就把自己鎖死了。你上一個16G單條,有預算再追加一條。跟你直接上兩根8g單條相比,短期看是後者優,但是長期看,這8g單條早晚要賣了嫌便宜用了嫌小。再者諸如h610主板只有兩個內存插槽。

  我主機四根8g的美商海盜船3200mhz的內存條,因為主板兼容性問題一直是用的2133mhz,我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差異,而且現在想要升級代價太高了,八g內存條根本沒地方用

  這個跟硬盤選購是一樣的,我就建議上3塊4t硬盤滿足不了需求的時候,直接上一塊16T,因為中間的早晚要處於尷尬的低位,18T及往上性價比和兼容性也可能有問題。有些事情表面上看着是利好低預算玩家,實際上是真的在迫害低預算玩家

  內存品牌:內存品牌很多,但是直接搜【16G內存條2666mhz】看到哪個便宜又聽說過的品牌買就行了,這個價位要什麼自行車(但不推薦鹹魚買,鹹魚很多換顆粒的假內存條的,尤其是某士頓更是重災區)

 

四、如何選機箱?

  機箱:機箱的選擇其實更少,要麼

    • nas機箱:封閉式、硬盤籠、迷你、穩定對硬盤友好、就是為nas設計的空間利用率高
    • 普通機箱:普通機箱,有諸如半島鐵盒硬盤位多的,但沒有sata背板、用料感覺也不穩、共振對硬盤損傷很大的
    • 開放式/高度diy機箱:沒啥好說的
    • 服務器/機櫃:這個其實也挺好,比如惠普、浪潮等服務器機箱用來弄nas也挺好,但這就屬於我第三步的範疇了,目前不考慮,機箱成本不高但是附屬成本高(因為是需求推動着升級)

  一般我們都是選普通的nas機箱

  價位/盤位:目前nas機箱選擇真的很少

    • 四盤位:鹹魚100以內你能淘到星際蝸牛四盤位機箱,200以內淘個新的輕輕鬆鬆
    • 六/八盤位:價格就瞬間上來了,這可以參考#「強中丐」配置裡面對機箱的點評,經濟實惠的還有拓普龍八盤位五百多能淘到。但是其他的都是八百左右浮動了,機箱品牌也就那麼些。這還比較推薦的

  還有一些機箱,一般都是diy的,出貨量很少,現在就買不到了或者價格很高,diy是這樣的,一千多五盤位都有,不見得一分價錢一分貨,畢竟價格不全看質量還得看綜合成本,量多成本分攤才能便宜。那些上千的基本上都是小圈子定製款,量多了照樣八百多。價格高怎麼辦?製作方可能就會在其他方面有小心思,就跟散熱風扇的rgb一樣,不加花里胡哨的功能怎麼理所當然的漲價

   還有一我購買的tank這款如果硬盤位能有八個那就是真的完美了,目前只能說有點小瑕疵。具體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比下不同機箱的附加服務(背板質量、外觀設計、客服團隊等)綜合考量

 

五、如何選電源?

  規格:電源也是有規格的

    • 電腦常用的ATX(150*140*86mm(W*D*H)),迷你主機常用的SFX(125*100* 63.5mm(W*D*H))
    • 服務器(含nas)常用的FLEX(俗稱小1U電源)(150*81.5*40.5MM(W*D*H))

       基本上所有nas機箱都是用的小1u電源,其中益衡的質量、性價比、保障都比較突出,用戶群也很多,但必須買全新的,淘寶有兩家授權店,鹹魚的假貨泛濫。益衡改電源風扇也是有保的,利好折騰黨。海韻用的人也挺多,質量也不錯。一般6盤位(6個16t(不含,因為我沒試過)以下)沒有額外的拓展7025b完全可以滿足需求,7025b功率是250w。

       如果拓展比較多、硬盤位多建議電源提一個檔次。8盤位等空間比較大的機箱可以用atx電源

  瞬時電流:電源不只是看功耗,正常nas沒有過多拓展,高性能的板u加6個16t硬盤待機撐死80w,滿載撐死200w,電源的另一個指標是電流,比如7025b,在它們的【寶貝詳情頁】里都有參數,12V的輸出電流是18A,一塊16T硬盤啟動電流至少為2A(沒測過,大概數),同時啟動的話,電源扛不住,電流不穩容易損壞硬盤,就跟飛機一樣,最危險的時候不是正常飛行,而是起飛與落地。

  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法解決,但需要硬件支持,現在稍微貴點的機箱的sata背板都支持順序通電,可以很大程度緩解這個問題,但要保證絕對的穩定運行的話,我建議還是要提高電源檔次

  這也是說為什麼電源最重要,電源不穩定的話,真就all in boom了

 

六、其他配件的選擇

  硬盤:我就不說了,等了解更深入了會單獨開文章介紹,現在就不自作聰明了

    • m.2硬盤:買之前記得看看主板的m2槽上是否有螺絲,如果沒有問問硬盤商家帶不帶/有沒有賣,以及這個需要用小螺絲刀擰

  sata線:第一次裝機買幾根就行,要注意的就是主板sata口和其他配件是否衝突用不用買彎的那種異向頭,後面就不用買了,這次這個tank機箱帶六根sata線,我現在閒置了十來根sata線了

  散熱:散熱的話如#「丐中強」配置的點評所說,選個普通品牌注意是否和主板上的小零件衝突就行了,衝突的話剪掉散熱別動主板

  硅脂:一般cpu、主板甚至是機箱賣家都會帶硅脂(請提前溝通),但是都是非常一般的硅脂,想要好點可以買利民的硅脂,就是價格挺貴的

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