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装机实例
本文直接移植自旧文章,当初的环境是安装星际蜗牛平台,因为装机过程大同小异,且越是空间大、价格高的机箱越容易装机,所以不重写文章,将旧文稍加修改结构放送如下:
硬件清单
- 主板(含挡板)*1
- CPU*1
- 散热风扇*1
- 内存条*2
- 电源*1
- sata线*4
- 机箱*1
- 配套螺丝若干(一般机箱带)、梅花螺丝刀(长)、手、橡皮擦、手电筒、剪刀
前言
很多专业装机的,或者网上的什么教程,都喜欢走个流程或者规避风险来一嘴一般人很难弄到的环境
比如什么全程带着防静电的手套,更有甚者推荐在各种工作台或者无尘环境装机,以及很麻烦的东西,比如教科书里的在那之前用手摸摸水龙头之类的金属什么的。特点就是需要另起一番心思去购买工具
对此我的评价是:可以预防,但没必要(装的是万元神机之类的另说)
我螺丝刀开机的时候,经常点错,也一点事没有,至于手指摸金手指和针脚什么也是正常操作了(请勿模仿)
还有就是工作环境,我甚至是在床单上进行的组装操作,因为只有一个电脑桌,上面已经够乱的了
现代的电子设备没有那么脆弱,装机真正可怕的不是教科式回答里所说的,而是……
- 当你耗费数个小时终于把电脑组装完之后,突然发现多了一个看起来很重要的零件.jpg
基础要点
一、电源线
CPU供电有两个,因为很多主板有双CPU供电,但是我们一般只用得到一个,需要用到两个的话并一起插上去就好了
- “四个眼珠子”是硬盘供电,打错字。
二、主板跳线
不同主板位置不同,但布局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主板确实不敢确定,可以到京东、淘宝等搜索你主板的型号并询问客服跳线详情,也可搜索百度“你的主板型号 + 开关跳线”来获取有用的讯息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电源的跳线并不是被组合成了一体,而是零散的单个(或一组),有两种区分正负极的方法
- 一个是看背面箭头,有箭头的是正极
- 一个是看线材颜色,彩色线的是正极,白色线的是负极
短接的就是“power sw”那一组
三、散热风扇线
- 一、CPU_FAN接口:CPU散热器接口
- 二、SYS_FAN接口:系统风扇接口,也就是机箱风扇
- 三、CHA_FAN接口:机箱风扇
- 四、CPU_OPT接口:水冷泵专用接口的,般接水冷泵上的。
第零步:清点配件
※ 板U和散热在一起是因为我这是组装好的,由于我没有硅脂了,所以就不拆开了
第一步:测试是否点亮
一定要先测试能否点亮,再装上去,不然辛辛苦苦装好了,啪,不能点亮,快乐就全没了
组装主板、cpu、电源即可(通过u盘启动)
一、安装CPU:
(之前的图凑合看)
萌新知识点:往下稍微按下并向右拉这个铁杆即可,不是用来拧螺丝的!(新主板上面通常有个保护壳,一定要拆/拿下来)
CPU上也有防呆口(默认你的板u适配,因为这是NAS/硬件选购的后续),安装好,按压下去即可
有一股很大的阻力是正常现象,但是因为不浪费时间,建议还是看看针脚是否有歪、方位是否正确
防呆口很明显,跟内存条插槽一样两边有防呆缺口,四角有方形之类的缺口
二、安装散热:
扣上散热背板:
萌新知识点:塑料挡板是扣在背面的认准聚焦处的防呆缺口即可,扣上之后自然垂直一般不会掉落
也有一些没有防呆口,那就光滑面对着人即可
也有一些兼容性高的挡板,四角的塑料片是可以抽拉来调整成自己需要的尺寸的
撕掉散热底座保护膜(别忘了,不然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涂抹硅脂:
(ps,如果你跟我一样,散热自带的硅脂被浪费了一般卖cpu的也有硅脂可以白嫖他们一勺)
新的忘拍照片了,这个还是h61主板+g2030cpu时的照片,没趁手工具,一般涂上就行
点状、X线、Z字涂法、多条竖/横道都可以,我这里是因为没地方存放剩余硅脂干脆全糊上去了
之后按压住散热器,对准四个螺丝口,分别拧紧就好(对角线分批拧紧最好)后
连接散热供电:
散热供电一般在主板的边缘处,四针的一个接口,上面有防呆口
一般主板边缘也会标注“CPU FAN”
内存条没说,也没必要说吧,直接装上去就好了,可以在装之前用橡皮擦擦金手指
※ 散热安装问题见疑难杂症第一条
三、电源线链接主板:
- 左为主板供电,右为CPU供电
按紧(标准的卡扣成功卡住,如果主板供电按紧了没有卡住的话,手动挤压下卡扣即可。)图中明显没有按紧,因为我懒得按了
拆的时候按住卡扣上面,前后左右晃动着拔下来就行,按的时候建议用手托着底部以免大力出奇迹
这个比较废手,尽量祈祷能直接点亮少折腾吧
※ cpu供电问题见疑难杂症第二条
四、螺丝刀开机大法(少用、慎用)
线路连接好后,你可能要问了,这没有开关,怎么开机呢?当然是螺丝刀大法了
(俗称短接PW,没必要非得螺丝刀,钥匙等导电的就好)
具体操作方法:插上电源后,用螺丝刀轻触(同时触碰两个)Power SW针脚(见开头跳线图)
一般触碰一秒钟就好了(就算没一秒钟散热转了离开就好了,注意目的是让主板通电,不是触碰多少时间),散热就会正常呼呼转,没有硬盘也能开机自检,进入bios
不放心可以提前在u盘做好系统,装上试试
点不亮且排查过不是连线的问题直接怼客服就好
假如成功点亮,那么接着:
第二步:装机
首先,因为这是NAS/硬件选购#“丐中强”的后续,所以硬件也以此为标准,nas机箱安装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模块化设计,一般来说越便宜的可操作性越低装机越麻烦,贵点的机箱硬盘笼等零件非常好拆卸安装也很简单,因此本文就以装机比较难的蜗牛平台为例
因此本文较为繁琐,主要就是繁琐在固定主板和安装sata背板接口上了,一般好机箱,比如我第二套配置,就是没有这个问题,随手就装好了
那么,先放下手中的一切东西
先把机箱脚给装上!(如果其他机箱也是这种实体脚,也可以留意下,如果是那种带背胶的脚垫就不用管了,具体看机箱,总之这是一个思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机箱脚及配套的螺丝
- 方块是安装位置
如果你同我一般细心你可能发现了:方块这里会漏啊!那么见【疑难杂症】第三节
装好之后:
一、拆下sata背板(第一处难点)
*(贵机箱基本不用考虑)
*为方便安装sata线,不然我觉得没人能伸进去里面插入sata线
难点在于需要一个趁手的工具,螺丝刀需要又细又长
如果你跟我一样细心(眼瞎),不知道怎么拧下来硬盘接口那里的小螺丝,那么我告诉你,小螺丝是跟主板固定在一起的,不用管他
打开前面的面板,找个长点的螺丝刀,然后深入进去拧下来螺丝之后,从上面斜着(因为sata突出接口会阻挡路线)抽出来
注意:螺丝刀如果太胖会挤压挡板,虽然因为物理定律会回弹回来不受影响,但是如果你用的螺丝刀手柄太粗的话,挡片会受不了的!(前面板不用拆,除非你要大拆)
然后有两种情况:
①先接这头的sata线,再接主板那头
②先接主板那头的sata线,再接这头
是个正常人都会选第二个,但是我因为原本装好了又拆下来的(但是背板没拆,太麻烦),所以只能选第一个
sata线是可以大幅度弯曲的,但是别把sata接口给弄折了就成
二、检查螺丝
*(贵机箱基本不用考虑)
没想到吧!不是安装主板,是检查螺丝!
因为我发现,带的螺丝是真的不够用(一个硬盘盒分配两个就够了,对角线拧),也就是说
如果你没备用的硬盘盒、卡条的螺丝,那就先调出来适配硬盘盒的螺丝,其他的只要能起到固定作用即可
这种平头的短螺丝(3.5寸硬盘是美制3.5mm的螺丝)
三、主板线路链接
默认已经链接好了 cpu供电、cpu散热供电、等前面安装好的线
1、usb供电
上面有标识,这款主板给了两个usb供电口,选哪个都可,有防呆设计
2、机箱散热供电
防呆口对准即可(跟cpu散热一样),位置记住不要插错了,可以看主板上的标识(见第一步第二节)
如果你问哪个是机箱散热供电,我只能告诉你,从机箱风扇那里出来的线头就是
5、sata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跳过了“3”)
虽然编码一塌糊涂,但是建议先装sata线,然后再装开关跳线,不然会影响操作
如果嫌其他线影响操作,可以先拔了最后再安装
4、开关跳线
参考基础要点第二节
对照【基础要点】第二节图片安装即可
四、检查主板线路链接情况
如果你装的没错,主板上共有7条线(四条sata计数1条)需要连接,分别是
- 主板供电建议先固定好主板、电源后再安装
五、固定主板(第二处难点)
*(贵机箱基本不用考虑)
*难点在于容易大力出奇迹
如果 【第一处难点】中选择了第二个方案的话,那就容易很多了,不然我总是担心会弄折sata接口
以及如果推不动不要硬推,看下是不是usb、开关跳线那两个排线被缠在了某些东西上、是不是sata线没能过去之类的,千万不要硬推,容易大力出奇迹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原因跟我一样,选择了第一个方案,那么你最好
先弄成一团塞在背板处,然后抽出来一点,在这种半中腰的状态下安装sata线,方便拽回
按照正常流程(先连主板上的sata再连背板上的)的话,现在可以从下方通道里把sata线抽上去,主板固定好之后再连接背板,然后就位背板
主板进去了的话(主板供电建议最后插),别忘了装机的主角
如果主板推不进去,看看是不是后面这两个突出的贴片挡住了网口之类的
先把挡片的位置对好,从里往外推,让一周那种卡条突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主板就位
然后再安装主板螺丝(主板供电建议最后再插) 固定好主板之后,一定要检查是否有线会被散热风扇打到!
固定好主板之后,一定要检查是否有线会被散热风扇打到!
固定好主板之后,一定要检查是否有线会被散热风扇打到!
如果你是正常流程别忘了连接背板以及复位背板,斜着插入,用带有磁吸(一般都带)的长螺丝刀固定好螺丝,即可
六、固定电源及链接硬盘供电
1、固定电源:
固定电源拧螺丝就好
类似防呆口的设计,按照形状插入,固定螺丝即可
2、连接硬盘供电
把这个线(只要方便操作,哪条上的无所谓,是这个线就行)
插入sata背板顶部的接口哪里,跟MicroUSB差不多,对准插入即可
(如果之前你没有插主板供电现在可以插了)
3、理线
说好听点叫理线,实际上就是把线裹成一团隐藏起来
先不要急着盖上外壳
七、检查sata背板安装情况
能推进去正常链接就算没事,如果你跟我一样细心,总觉得推的不彻底?见【疑难杂症第四节】
感觉不好推进去?像是被某个东西给卡住了?见【疑难杂症第五节】
八、盖上外壳
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如果你发现有翘边等情况
先检查下是否有线材卡住了,然后再检查下安装姿势
如果你没经验,你可以观察下外壳结构
就是从里面扣住机箱而已
于是你可以先
用手掌就位上下插槽,然后用手臂抵住左右面板,用胸口或者下巴抵住上面板,往里推,就位前后插槽
最后拧上螺丝,图中的螺丝是我之前装电脑剩下的,给用上了,因为自带的螺丝真不够
其他都可以凑,硬盘盒每个配两个螺丝总得吧,所以建议先预留出硬盘盒适配的螺丝
疑难杂症
装机流程千篇一律,就如同装各种系统不过下载安装运行一般,真正容易出问题、引发精神内耗的,是那些他们都不说、说不上来、庞大而复杂、无章法的细节上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就可以省心很多,因为可以避免太多没用的思考
一、散热器与电容冲突
散热风扇如果跟电容冲突,不要犹豫,要么换散热,要么,,砍
用剪刀弄下来就行,千万别碰电容
二、CPU点不亮?
检查cpu供电是否插错,注意主板上的防呆口不只是看方型、缺角的接口,还有卡扣位置!
一般两个cpu供电的,有一个是刚刚好,而有一个,接口处的防呆能对的上,但是卡扣位置是对不上的
这个是要扣住的!
*之前主板的截图(为什么插着显卡一会说)
三、机箱脚 方块位置漏螺丝?圆孔位置被挡住了?
安装在方块位置,虽然看起来是这样的,操作起来也是这样的,但是拧紧之后就严丝合缝了
反倒是原本可以倾斜着进去,省的在小机箱里面对准螺丝口了!
因为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原本会漏是基于角度倾斜的基础上的,而拧紧后角度不垂直也就严丝合缝了
四、硬盘盒就位感觉没到位?
如果你同我一般细心,发现好像是不是怼不进去了?然后拔出来感觉也没停顿感?
此时大脑如福尔摩斯附身一般,思考各种可能性,比如是不是刚才螺丝拧的有偏差值,某一个硬盘盒的盘位有点浅
不过你可以先做一个试验,
手电筒在外部照射,盯着它,慢慢怼进去,发现确实是没完全链接,不过不要紧,按下卡扣,就发现已经怼进去了,不按卡扣的情况下算是预热,接口对准了但是没有推进去,按下卡扣就是正常链接了。
当然如果你发现明显的错位,那就是有问题了,不要大力出奇迹
纠错并不一定是纠错,而是纠个心安
五、硬盘盒推不进去、不好推
硬盘盒装不进去?从底部视图看,可能是没搭上横板平台
六、不插键盘无法开机?
检查bios设置,关闭故障报错相关设置,以华硕h610为例:
先找个键盘开机进bios里boot--boot configurarion下,将wait for F1 ig error设置为关闭
噪音问题
其实噪音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先看一组我
共振解决方案
顶部放置一些物品
当前电脑的噪音
直接放在机箱上:13.2db
放在显卡风扇下(硬盘上):18.2dB
放在cpu散热上:18db
看起来很普通,是正常数据,我在我电脑座位上是感受不到任何噪音的,仿若无物
18ddb噪音已经够大了,但是有一点,稍微离开一点,噪音就听不见了
可看
nas机箱噪音
机箱外壳上:22.4db
电源附近:23.9db
原本我电脑卓上,床上,房间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是10db左右,感觉不到任何声音的,但是开启nas之后
电脑桌上:14.5db
床头(直线距离3m):12.7db
但看数值也不算响是不是?
看起来是这样的
但是,但是,好吵的
就跟有些人的怒吼是粗狂、响亮但是短促的,而有些人的叫声是尖锐但穿透力高的
就跟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一样,电离辐射不是说一张纸就能挡住吗?而电磁辐射(伽马射线之类的)穿透力就很强)
感觉声音的穿透力和响度(分贝值)是两个不同的参数
风扇的噪音真的很吵。但是由于目前尚无钱来改风扇了,只好就此作罢,放在房间外了事,并且当需求提高上去之后,企业盘炒豆子的声音也是硬伤,很少有人把nas放在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