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服務器
本系列文章涉及服务器物理位置的,“国内”特指中国大陆地区服务器,“国外”特指国外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以“是否需要ICP备案”而非地域为分界准则,但为便于表述,仍旧用“国内”(或大陆)、“国外”(或特别声明地区,如HK地区
)叙事。
我需要做什麼?
選擇一個適合您的服務器併購買,購買後記住服務器的IP地址、root賬戶密碼即可準備:購買域名。
- 若您要使用國內服務器,請先閱讀:備案。
- 若在阿里雲購買服務器,請按提示開放必要的防火牆端口。
前言
先簡單介紹下個人博客用的小機子不同服務器及平台區別:
國內服務器 | 國外服務器 | |
---|---|---|
平台區別 | ||
帶寬/網速 |
|
|
隱私 | 需實名認證 | 不審查填寫的信息是否真實 |
服務器區別 | ||
國內訪問 | 網絡質量更好,響應更快、延遲更低 | 達成同樣效果需付出更多代價(如CN2 GIA線路) |
ICP備案 | 國內服務器需備案,ICP官網會公示姓名 | 無需備案,無非是影響國內搜索引擎的seo |
購買服務器時會讓選擇預裝系統,建議安裝Ubuntu系統的較新版本,以便於直接複製粘貼本文的操作。
- 若您採用非
debian/ubuntu系
系統,則本系列文章中提供的命令將不通用(配置及流程是相通的,但包管理器命令不同)。
大陸服務器:阿里雲ecs雲服務器
大陸服務器需要備案!
這兩年有長期優惠活動,99/年的2核2G 3M還是很香的:https://www.aliyun.com/benefit
測試機器
我使用的是新用戶福利機:
- 型號:雲服務器ECS(ecs.n4.small)
- 配置:1c2g1m(cpu 1核,內存2GiB,帶寬1Mbps)40g(硬盤40GB)
- 價格:87元/年
- 注意事項:買機子時,密碼選擇「自定義密碼」,就是普通的root用戶和root密碼,因為我就是用的這個,如果你是其它類型的密碼,那麼在涉及登陸等操作時,要按照您的密碼類型來。
關於配置
這個配置(尤其是帶寬)聽起來很寒酸,不過我曾長期同時託管:scio.icu(靜態頁面)、blog.scio.icu(Typecho框架)、wiki.scio.icu(mediawiki框架),短期臨時託管:osint.scio.icu(wp框架),流量峰值(不記爬蟲)大概在日100ip左右(詳見:wiki:記一次站點訪客量的分析(2024-03-22)),還完全沒有到瓶頸,就個人博客來說,這個配置完全夠用(痛點可能是帶寬太小,涉及到加載大量圖片及下載文件時速度弊端很明顯)。
不論是阿里雲還是其他幾家,做個人博客也就是買1c1g,或1c2g的機子性價比最高(建議用1c2g),再高了沒有其他用途的話,性能都浪費了,我感覺我想跑滿我的服務器,起碼日ip近千,個人博客一般做不到這個體量。但再低的話性能確實不太行,1c1g就已經有些吃力了,不僅要看訪問,更要看編輯之類的響應速度與是否穩定。還有就是大多動態網站依賴的mysql、php的最新版本都對硬件有一定需求,如mysql8.0,官方寫的最低要求也是2c2g,推薦配置4c8g,我也用的這個版本,日常使用沒什麼問題,但提交編輯時經常會加載10-30s左右才完成(但疑似是版本兼容性而非性能問題)。
關於價格
如果是原價的話,阿里雲的服務器整體算是比較貴的,我沒怎對比其他幾家的價格,企業用的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個人用,就我這個配置完全足夠,價格也都在100元/年左右。
這是新用戶福利價(但我是舊賬戶,只是沒買過服務器,也享受了優惠),剛註冊時候應該有提示,我現在找不到直達頁面;要一年一年的續費才是這個價格,否則是天價(因為擔心而問過客服,他們表示這個是活動價,取決於到時有無活動,我還以為到時候要換廠商,續費時才發現續費1年還是這個價)。
優缺點
優點:
- 工單回復速度還可以,售後和技術支持對萌新來說非常重要,但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售後解決,因為它們有賣一對一的指導服務,每次三百元起。
缺點:
- 國內服務器需要備案(購買域名後,對域名進行備案)。
- 需要實名認證(國內的廠商都是這樣)。
防火牆設置
適用於訪問需要的端口提示被拒絕時,需要到防火牆啟用目標端口。
在雲服務器控制台點擊自己的服務器名稱,點擊「安全组
」,右側操作欄點擊「管理规则
」;
點擊「手动添加
」:
授权策略
:如果需要啟用/開放端口,則選擇允許(也是默認選項),反之拒絕;优先级
:可以默認的1也可以輸入100(字面意思看,這個是規則衝突之類的情況才會用到的權重);协议类型
:默認的tcp即可;端口范围
:填寫自己需要的。前面是起始端口,後面是終止端口,「8001/8100」就指從8001到8100範圍內的所有端口(包含本身),一般只需要啟用單個端口,比如寶塔的「12000」就填寫「12000/12000」或者直接填「12000」它會自動轉換格式的;授权对象
:填寫「0.0.0.0/0」即可;描述
:備註,隨意填寫或留空;- 保存即可。
香港服務器:阿里雲輕量應用服務器
測試機器
2024年6月因国家议会:2024.06:归于一统
政策要求更換服務器,現如今配置為:
- 型號:輕量應用服務器 HK
- 配置:2c2g30Mbps(2TiB/月流量) 60GiB硬盤
- 價格:408.00/年(可以等待9折優惠或嘗試索求優惠券)
- 注意事項:我主要是為了避免備案行為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如果沒有要求可以嘗試99/年的大陸服務器活動機。
關於配置
參考:#關於配置,建設三個mediawiki網站都夠用。
關於價格
一個字:貴。本來配置就未到門檻,我也完全不在乎備案及公示姓名,只因為預防備案政策通知的下發路徑是交由各級政府直至村委會層層轉交,為避免因人而非內容導致數字同現實生活混淆的可能性,就讓服務器成本增長至原來的四五倍。
但同時增加的配置總歸是能落到實處,尤其是帶寬,未來升級站點、拓展服務時不必畏手畏腳的,也延長了遇到配置門檻的時間。
訪問速度
沒有感知到與國內服務器相較的訪問速度差異。
優缺點
參考:#優缺點,區別是HK服務器無需備案。
防火牆設置
在輕量服務器HK控制台點擊目標服務器,選擇「防火墙
」選項卡,點擊「添加规则
」:
应用类型
:自定義,其中也預設了主流服務/軟件的默認端口供快捷選擇;协议
:TCP即可;端口范围
:同#防火牆設置對此的描述;来源IP
:默認的0.0.0.0/0即可。备注
:隨意填寫或留空;- 確認添加即可。
國外服務器:綠雲
當我沒有信用卡又討厭Vulter,支持支付寶和paypal。
測試機器
我所使用的服務器型號:
- 型號:BudgetKVMIL-1
- 配置:1c2g,帶寬:10Gbps,硬盤:20GB,每月流量:2TB
- 價格:15美元/年,該價位的配置是一樣的(Budget KVM Sale),區別是服務器所在位置,這個隨便選就行(對我們來說沒太大意義);
- 續費:我沒有找到續費的位置,我也不想等到期再續費,萬一機子直接沒了,數據就都沒了,我是聯繫的客服,就在網頁右下角,告訴他要提前續費,他會問你支付方式然後給你開一個新發票,站內也會有通知,點進去付款就行了。
體驗
- 配置是否夠用可以參考#關於配置,但是體感完全不如阿里雲的機子,感覺不光是網絡問題。
- 用它家的沒有特殊原因,純粹是我只用過它和vultr,而我討厭vultr。
- 帶寬是大,但不託管大型文件(硬盤也沒那麼大),這麼大的帶寬也根本無法利用,而且國內連接質量一言難盡;訪客多了首先也是考慮cpu是否能扛得住迸發,scio.eu.org和其所屬子站,就是用的這個機子,你可以感受下訪問質量。
- 防火牆相關端口默認啟用,無需專門配置。
其它服務器商選擇
國內
大廠:
私人渠道:
- 我因為擔心後續付費價格,也是去搜了搜和問了問,有第三方渠道,好像也是直接充值到官方的賬戶中,應該是客服之類的私下渠道,如果確認是充值到官方賬戶中,那麼價格實惠的話也是可以上車的。當然,僅限於阿里、華為、騰訊這三家靠譜廠商的機子,其他沒把握的還是別了,配套服務是很重要的。
只推薦御三家(阿里、華為、騰訊),最多加一個百度,其它平台少用。尤其是主打價格低廉的,除測試、臨時使用以外,不建議使用。
國外
其他支持支付寶的國外服務器廠商:
- vultr(記得用了優惠後取消自動付費)
- 御三家(Linode,Digital Ocean,Vultr)之一,其中Linode最貴,vultr最便宜,但儘管如此也5美元/月。
- 注意,由於vultr被廣泛用於自建vpn,您開啟的機器的ip有可能是被牆的,換ip的費用很貴。
- 搬瓦工(據說CN2線路很好,但機子也很貴)
-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請補充。
如果你有信用卡可以嘗試的(基本上都是白嫖一年或三個月):
- 谷歌云:GCP
- 甲骨文:Oracle
- 說是可以永久白嫖低配置的機子(應該是1c1g,但做小型個人博客完全足夠),但是我沒有信用卡,無從體驗,所以無法提供具體的建議。
- 亞馬遜云:AWS
- 微軟云:Azure
- 壞消息:我都沒有試驗過;好消息:我未來可以白嫖這麼多。因為無消費需求和不滿足申請要求,我並沒有信用卡也沒打算辦理信用卡,一般的信用卡應該是可以白嫖的,但是支持visa等國際支付方式的借記卡是否可以白嫖我不確定,如果您有此類卡可以試驗試驗。
再有其它的可以到一些交流社區了解更多情報(OSINT項目搜索關鍵詞「V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