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WIKI功能/基礎功能

出自Wired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內容編輯

可視化編輯器

※ 頂部菜單欄右側「」--「快捷键」。

可視化編輯器菜單欄支持的功能、以下快捷鍵支持的功能就構成了絕大多數可行的操作(有些拓展如<syntax在啟用後才出現在列表中)

 

wikitext

參考:Help:編輯,我就挑一些值得專門介紹的常用功能說一下:

  • <nowiki>内容</nowiki>:不會被解析為wikitext語法;
  • <center>内容</center>:文本居中顯示(自成一行,這個被html5棄用了但mediawiki保留了解析)
  • ::縮進符可以重複使用增加縮進量(每次兩個全角字符),好處是內容如果一行放不下,第二行的開始是縮進後的位置而不是最左側。

預排格式

可以實現一個回車換一行,目前是有兩種形態。

基本形態:在可視化編輯器中插入的預排格式(ctrl+7)在源代碼視圖中查看是「 xxx」(前綴是一個空格),跟<poem>效力一致,正常解析wikitext標記,被灰色的內容框包裹。

  • 可視化編輯器模式下可以通過「shift+回车」實現多行預排格式,示例:
第一行 https://scio.icu/image/touxiang.gif

q 第三行

標籤形態<pre>……</pre>,被此元素包裹的內容多了「nowiki」標籤的效力,不會解析內容,只是展現純文本,示例:

第一行 https://scio.icu/image/touxiang.gif

# q 第三行

※ 可視化編輯器下可以插入和編輯標籤形態,順序輸入「<pre」會彈出插入窗口;也可以設置為「允許文本樣式」,就是變成了基本形態。

 

HTML

※ 此處指mediawiki支持的html標籤部分,而非嵌入html代碼

源代碼編輯器下是支持使用部分html標籤的,詳見:wikitext中的HTML

除了作為wikitext標籤的替代品(功能重疊),最常用的便是給內容設定高級樣式(符合html/css規範即可),譬如:

修改文本樣式

源代碼 渲染結果
‎<div style="color:blue;font-size: 10px;">‎<p>将样式</p><span>应用到整个块中</span></div>

將樣式

應用到整個塊中
<span style="color:red;font-size: 15px;">指定颜色与尺寸</span> 指定顏色與尺寸
<mark>突出显示</mark> 突出顯示

修改表格文本樣式(示例為表格寬度,對齊方式、顏色)

___占位___ 源代碼部分:
姓名 桐間紗路 | style="text-align:right;color:#F00" |
性別 | style="text-align:left;color:blue" |
愛好 聖王H | style="text-align:center;color:255,192,203" |

修改表格樣式

代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width: 8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F00;width: 10%;" |编号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F00;width: 20%;" |作品名称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F00;width: 30%;" |类型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F00;width: 40%;" |简介
|-
|1234567
|主站
|站点
!政治中心
|-
|0002
|WIKI
|站点
|style="text-align:left;" |关于我的百科全书
|-
|
|
|
|
|}
  • 第一行是全局設置,文本居中、寬度為瀏覽器的85%。
  • 第二行的前面是垂直對齊方式(默認就是垂直居中),後面是顏色與該列寬度。注意只有寬度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設定是作用於整列的,其他都只應用於當前單元格。
    • 第一行的85%是相對於瀏覽器的,比如瀏覽器寬1000px,則這個表格整體850px;第二行的是相對於850px的,比如10%就是85px。
  • 表格行以開頭「|」表示普通格子,以「!」開頭表示標題樣式的格子(這個是wikitext的語法)

渲染結果:

編號 作品名稱 類型 簡介
1234567 主站 站點 政治中心
0002 WIKI 站點 關於我的百科全書

※ 如果某行內容為空,那麼渲染結果會顯示的非常矮,但可視化編輯器下是看是正常大小。

 

基礎功能

安裝和啟用擴展

缺少必要的组件会报错或为空白页面,若是报错安装需要的组件即可,若是空白请参考#可能的问题设置文件夹与文件权限。

主要是兩步操作,安裝插件和修改配置文件

安裝插件:將下載好的擴展文件夾放在「mediawiki网站文件夹根目录/extensions」文件夾中。

  • 若可以,則 git clone github项目链接,最為方便;
  • 若提供了壓縮包,則wget 压缩包链接 下載後再 unzip 压缩包.zip 次之;
  • 若不習慣命令行,可以直接通過ftp傳輸文件,但有:無法訪問站點或報錯(文件權限問題)、傳輸大量小文件的高額時間成本的問題。
  • 有些擴展解壓後帶版本號等標識,記得按照擴展官網的提示進行修改文件夾名。

配置文件:需要添代碼以啟用插件的地方就是指配置文件(根目录/LocalSettings.php),安裝插件後都要在這裡添加指令來啟用插件。

  • 一般為添加行:wfLoadExtension( '拓展的官方名称' );
  • 通常會給出需要添加的行,但也建議移步提供的擴展鏈接頁面查看是否有高級功能或設置為自己所需。

 

模板

請移步:二次元老婆牆#第二步_模板的基礎應用 通過實例了解它。

 

子頁面

示例的是給「NS_MAIN」(主命名空間)啟用子頁面,子頁面就是 标题/子页面标题 (支持多層分級),不開啟也能這樣創建頁面,但不會被認為是父子頁面,開啟後子頁面文章頂部會有指向父頁面的索引。

可以通過在源代碼編輯器下插入:{{Special:PrefixIndex/{{FULLPAGENAME}}/}}來羅列出當前頁面的所有子頁面(包括子頁面的子頁面)

 

刷新頁面緩存

頁面緩存分為瀏覽器緩存(用戶端)、服務器緩存,前者保存在本地,後者保存在服務器。

  • 對於前者,只需要ctrl+shift+rctrl+f5就能強制刷新緩存,重新從服務器請求數據;
  • 而有時在未直接編輯頁面的情況下產生了影響頁面的變動(如創建已經在其他文章插入的不存在頁面、引用/嵌入的其他頁面數據),就需要刷新服務器端的緩存,重新解析一遍數據,以使展示最新效果。

清除服務器端緩存(批量及更多信息請見:#清除緩存#空編輯):

空編輯:點擊編輯再(於源代碼編輯器下)保存(未變動的不會被記錄為修訂)

  • 個別情況下或許編輯視圖下的渲染為最新但保存後仍為滯後數據,可以刷新瀏覽器緩存後再看,若仍舊如此,可以隨意變動下內容再保存以使服務器重新組織數據。
  • 直接導入的頁面,若其涉及cargo表之類的,purge或許會無效,但空編輯能有效使服務器/數據庫重新組織數據。

purge:或使用action=purge參數從服務器端刷新頁面緩存(重新從數據庫組織頁面),mediawiki的url有兩種格式,分別使用:

  • hxxps://wiki.scio.icu/index.php/圣王H的秘密基地导航页?action=purge
  • hxxps://wiki.scio.icu/index.php?title=圣王H的秘密基地导航页&action=purge

 

注意事項

很多框架都能將粘貼來的url文本直接以鏈接形式插入,而不需要專門url樣式,其依賴是就是http:// 前綴,通常都會截止到發現的第一個空格/換行符為止,因此在源代碼編輯模式下記得鏈接後面手動加一個空格,也適用於使用bbcode、markdown(typora內url後面接中文字符,其文本不會有url的效果,但導出為html就有了)等,養成這個習慣就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