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Win系統及瀏覽器使用筆記
※ 类似于PhotoShop的快捷键在图片编辑软件大都通用,因为PS设计时也参考了当时行业内流行软件的快捷命令,PS本身又极为流行,后续相关工具在开发时自然也会参考它的快捷键。其他各行各业均类似,不同系统、桌面环境、办公软件、软件UI及基础功能、布局、逻辑、快捷键大都也是通用的,我只以我使用的角度去罗列,详细可自行尝试,倒不如说开发这类传统工具却绕开现有流行方案的行为才是异端。
通用
快捷鍵
- 在新建標籤頁打開鏈接:
ctrl
+鼠标左键
、鼠标中键
- 鼠標中鍵可以靈活使用,譬如在選項卡上中鍵標籤頁以關閉頁面
ctrl+回车
:強制換行(用於回車涉及發送的窗口,而對於回車換行的地方此舉或許會導致發布帖子)
修改hosts
修改hosts文件(需要有管理員權限):
- linux:
/etc/hosts
- window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格式:IP地址 域名
作用:訪問目標域名時,系統會先檢查hosts,如果有對應條目,則會訪問手動指向的IP地址,如未指定再通過DNS服務器解析地址。
- 可用於屏蔽網站,比如設定為不存在的IP地址或本地IP:
127.0.0.1 zhihu.com bilibili.com
- 配合CF IP優選工具提高套了CF的網站的訪問體驗
系統架構
在github等網站下載軟件時,發布頁面列表通常很複雜,其整體結構為: 软件名-系统-架构-文件格式
,其他都好理解,但架構中的arm、64、amd等華麗胡哨的詞彙很容易迷失方向,因為日常使用時架構的存在感並不強。
Windows:
- 通常windows區分64位及32位即可,一般現代系統都是64位,寫作「x64」;32位寫作「x86」(歷史遺留因素,也有直接寫32的)
- 也可以在cmd中確認:
wmic os get osarchitecture
Linux:
- 命令行輸入:
uname -m
,結果為「x86_64
」表示64位架構(現代個人PC通常都是如此),就可以安裝帶有x64或amd64標識的軟件(英特爾cpu也是如此,叫amd同樣是歷史原因)。 - 也可以用其他命令查詢,例如:
dpkg --print-architecture
環境變量
用途
環境變量的作用是在任意目錄中調用軟件(可執行文件)。
如下載了wget( 存放至 /home/anon/wget
),我們要麼在根目錄下運行:wget xxxx
,要麼在其他目錄下使用完整路徑:/home/anon/wget xxxxxx
。而將該文件所在的目錄添加至系統變量中時,直接在任意地方運行 wget xxxx
都將生效,因為會在系統層面自動於所有添加至系統變量的目錄內尋找符合的文件並執行。
實現
英文(win/linux/mac):https://katiek2.github.io/path-doc/
中文 windows:https://www.cnblogs.com/wsmrzx/p/13335863.html
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
運行:ssh-keygen -R IP地址
通常出現於服務器重裝系統等發生了變動,導致信息跟本地的記錄對不上,重置下主機密鑰行了。
Linux
参考:菜鸟教程。
文件處理
目錄中第一個斜線的意義:
/
:從頂級目錄開始./
:從當前目錄開始../
:從父目錄開始
文件管理
進入目錄:cd /xxx/yyy/zzz
複製文件:cp 原始文件.zip ./相对路径/新文件名.zip
移動文件:mv 原来的.txt 新的.txt
新建目錄:mkdir ./文件夹名
刪除文件/夾:rm -rf ./文件夹名/
軟/硬鏈接,詳見:文件系統及硬鏈接
- 軟鏈接/符號鏈接(支持路徑):
ln -s 原始文件名 软链接文件名
- 硬鏈接(僅支持文件且無法跨分區/盤):
ln 原始文件名 软链接文件名
解壓縮
zip
- 解壓文件:
unzip 文件名.zip
- 壓縮文件:
zip 文件名.zip 要压缩的目录或文件
- 壓縮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zip -q -r 文件名.zip *
(q
:不顯示執行過程;r
:遞歸處理所有目錄,*
:當前目錄) - 壓縮指定的文件:
zip sql.zip wiki.sql Unraid.sql favorites.sql
(將後面的文件打包/壓縮到sql.zip
中)
- 壓縮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rar
- 解壓文件:
unrar x 文件名.rar 目录
(e
:當前目錄)
tar
- 解壓:
tar zxvf FileName.tar.gz
- 壓縮:
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本文編輯
nano
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nano
ctrl+s
:保存ctrl+x
:退出ctrl+w
:查找ctrl+shift+c
:複製ctrl+shift+v
:粘貼
vi/vim
:w
:保存,但不退出vi:wq
:保存並退出vi:q!
:退出vi,但不保存更改:w 目标文件名
:用其他文件名保存:w! 文件名
:在現有文件中保存並覆蓋該文件
系統管理
系統信息
查看系統信息:neofetch
查看局域網ip:ifconfig
查看設備運行狀態:last -5 reboot shutdown root
:查看最近五次的系統運行狀態(開機、關機及持續時間)[參考]
系統設置
臨時命令行代理
export http_proxy=http://192.168.50.25:7890
export https_proxy=http://192.168.50.25:7890
其他命令
systemctl
- 啟動服務:
systemctl start apache2
- 停止服務:
systemctl stop apache2
- 重啟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計算md5:md5sum 文件名
跳轉瀏覽器打開url:gio open https://url
下載文件:wget https://github.com/typecho/typecho/releases/latest/download/typecho.zip
Windows
快捷鍵
win+e
: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
alt+空格
:喚醒軟件窗口菜單欄
M
移動窗口,X
最大化窗口。- 兩者均可用於在窗口被任務欄遮擋或其他鼠標觸碰不到的情況下將之優雅的移動出來。
win+r
:「運行」窗口
- 訪問應用程序、文件夾、部分系統功能的快捷入口。
- 比如CMD命令行,直接輸入:
cmd
即可; explorer
可以喚醒/啟動資源管理器;- 輸入路徑(兼容系統支持的環境變量、局域網共享文件)可以訪問文件夾。
系統優化
禁用Windows Defender
※ 之前用的,不確定現在是否可靠
以管理員身份運行CMD:
reg add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 Defender" /v "DisableAntiSpyware" /d 1 /t REG_DWORD /f # 禁用
reg add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 Defender" /v "DisableAntiSpyware" /d 0 /t REG_DWORD /f # 启用
拖動文件時複製改移動
通過資源管理器拖動文件時,默認是同盤(分區)移動,異盤(分區)複製,想自定義操作方案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案實現:
快捷鍵:
- 按住
shift
鍵——移動 - 按住
ctrl
鍵——複製 - 按住
alt
鍵 或 同時按住ctrl
+shift
鍵——創建快捷方式
註冊表:
- 修改以下兩個註冊表條目的
DefaultDropEffect
(類型為DWORD)項的值:0
或 不存在該項 = 默認設置;1
= 始終複製;2
= 始終移動;4
= 始終創建快捷方式。HKEY_CLASSES_ROOT\*
HKEY_CLASSES_ROOT\AllFilesystemObjects
- 或複製粘貼以下內容保存為
xxx.reg
文件並運行(示例為改為始終移動):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 "DefaultDropEffect"=dword:00000002 [HKEY_CLASSES_ROOT\AllFilesystemObjects] "DefaultDropEffect"=dword:00000002
CMD
shutdown
shutdown /s /t 3600 # 在3600s后关机
shutdown /r /t 0 # 立即重启
shutdown /a # 取消已设定的计划
# 也可以添加“/f” 强制关闭所有程序,以免因有程序无法自动关闭而不执行设定的计划。
ipconfig
ipconfig # 显示当前网络信息
ipconfig /flushdns # 刷新DNS缓存
瀏覽器
Firefox
※ 以我使用的Firefox正式版為基礎,快捷鍵大都跨瀏覽器通用,特殊配置請自行嘗試。
快捷鍵/指令
喚醒控制台
ctrl+shitf+c
/f12
:網頁元素查看器ctrl+shift+e
:網絡選項卡ctrl+shift+k
:控制台
查看網頁源代碼
ctrl+u
:從新建標籤頁查看網頁源代碼view-source:URL
:直接通過url訪問網頁源代碼。用於本就起疑的站點上可以避免了先行打開網頁的步驟,一定程度上避免惡意腳本、跳嚇式音畫、廣告等正常訪問會被觸發的內容。
截圖
ctrl+shitf+s
:當前可見範圍或整個頁面(長截圖),無尺寸限制- 在
控制台
輸入:screenshot --fullpage
,fullpage指整個頁面(長截圖)截圖,不加就是當前顯示範圍。- 提示不能粘貼,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 如果頁面太長,只能截取10000px。
- 在
元素查看器
選中需要的代碼,在右鍵菜單欄中選擇「節點截圖」。
優化右鍵菜單
使用工具:simpleMenuWizard,按照提示編輯文件即可,我主要是優化空白區域右鍵菜單的選項,全都刪了,只留下TWP
及沉浸式翻译
兩個按鈕。
注意事項:
- 若添加
userChrome.css
文件後不起作用(例如Nightly版),需在about:config
頁面搜索toolkit.legacyUserProfileCustomizations.stylesheets
將值設為true
後重啟瀏覽器。
- 對擴展提供的按鈕無效,只能在擴展設置頁面自行關閉右鍵菜單集成。
- 如wayback machine拓展未提供隱藏按鈕的選項,
解決方案是禁用該拓展:- 臨時禁用:在
about:debugging#/runtime/this-firefox
頁面找到目標拓展,點擊「檢查/調試」,在控制台輸入以下代碼並回車:browser.contextMenus.removeAll();
。應可以用自動化工具自動禁用,但我沒嘗試過。 - 修改擴展文件對應的css/js文件,禁用相關部分代碼,但會通過不了安全檢查,開發版及Nightly版允許未過驗證的拓展,正式版比較麻煩。
- 臨時禁用:在
- 如wayback machine拓展未提供隱藏按鈕的選項,
发送到设备
的開關在userChrome.css
而非細分的css文件里,修改後者不起作用。
Chrome
Inspect Devices
用於調試安卓設備,chrome瀏覽器訪問:chrome://inspect/#devices
- 手機usb連接電腦並開啟usb調試,進行授權,該頁面就會顯示出當前設備與訪問的頁面:
- 點擊「inspect」即可實時查看手機瀏覽器界面,右側控制台可以像在PC一樣執行各種操作(
手機F12)。
控制台
監視傳輸的內容
在网络选项卡
可以監視網絡活動信息,可以查看加載了什麼內容,並利用這一特性下載一些媒體文件,如網易和酷我在網頁端播放音樂後分別是傳輸的mp3與m4a文件,可以獲取文件直鏈以下載(在線播放的音質而非無損)、保存一些不可右鍵下載的背景圖像等等。
其中 size/Transferred(尺寸/傳輸尺寸),前者指傳輸的內容實際(展開/未壓縮前)大小,後者指實際傳輸(花了多少流量)的大小[參考]。
顯示密碼
元素查看器
中,定位到密碼欄處,將type="password"
中的參數隨便改一下即可。
其他工具
Docker
docker start/stop/restart/rm 容器名或ID
:運行/停止/重啟/刪除容器
docker ps
:查看運行中的容器列表
docker ps -a
:查看已安裝的所有容器
docker images
:查看已經安裝的鏡像(可以理解為安裝包,上述命令刪除容器算是刪除配置和成品,是不刪鏡像的)
docker rmi 镜像ID
:刪除鏡像
docker update --restart=always/no 容器名或ID
:啟用或取消開機自啟動
ffmpeg
批量mp4 to mp3(Win)
保存為.bat
文件並在目標文件夾內運行,可以自行修改路徑和ffmpeg支持的格式。
#!/bin/bash
mkdir outputs
for f in *.mp4;
do ffmpeg -i "$f" "outputs/${f%.mp4}.mp3";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