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與管理/參考信息

出自Wired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本系列文章局限於我自己的需求、技術水平、精力等多種因素,而不是單純從效率上考量。因此,儘管所列內容其中很多起到了靈感啟發及拓展視野的作用,但並不一定被引用或參考(還有一些是我也想得到答案的討論),因此保留在此處為您未觸及的更多想法和討論,尤其是反面意見,您亦需要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定製適合您的整理策略。

博客

  • Karl Voit: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IM)相關,側重於描述標籤的重要性及運用。

文章

文件結構:

目錄參考:

書籍分類:

標記方法:

討論

文件結構:

文件標記:

工具:

其他:

工具

文件系統

Supertag:基於標籤的文件系統。看到此帖子發現的。

文件管理器

  每一款基於標籤的管理器我都慎之又慎,因為一個很顯而易見的原因,沒有任何一個工具可以真正替代傳統的文件管理器,此類工具的強項在於維護已規範化的文件(或可以在基於標籤的情況下完美規範化的文件,例如影視、筆記、文檔等有確切歸屬的),而我的文件永遠不會規範化,而要達成我對「規範化」的定義則傳統目錄結構亦能滿足需求。或者說標籤文件管理器的功能在系統層面未曾變化的情況下,註定了其作用範圍不如傳統文件問管理,相較之下,處理標籤/標記混亂、失效,涉及到修改標籤、較大規模的整理等工作的繁瑣程度及可移植性、兼容性等問題足夠把我勸退,還因為第二個顯然意見的原因,我不具備相關技術素質以自定義工具來滿足需求或同時使用兩者(最多在管理部分特定內容上使用,如memes文件,一旦兩者相互分權,為適應兩者所做出的協調和維護會花費更多精力並且陷入後續的維護地獄),同樣是適應工具,適應經過時間檢驗足夠穩定且通用的傳統文件管理器更適合我。

  值得一提的是,從我的視角看來,基於標籤的文件管理方式更適合自產文件,以及memes等特殊內容,它的強勢是在不同的位置以高效且低冗餘的方式組織同一個文件。因此,一旦同等性質或無性質的文件數量佔比過多,標籤制反而會成為累贅,例如組織影視等出版媒體,最簡潔的方案是按發行年份進行歸類,在文件夾或文件名中標註基礎發行信息(例如作品名及作者),至於流派/風格, 應該交由第三方工具通過規範後的文件名獲取,索引時也只是從提前跑好的目錄樹中檢索……諸如此類,面對大量無性質或相同性質的內容,維護標籤體系付出的精力更耗人心神,尤其是對動輒以月為單位沉寂的目錄。因此在現有工具解決與系統的兼容性、外部工具處理文件如何同步更新標籤、用會自動繼承的主標籤替代路徑作為主要視圖的分層標準及次要標籤錨定文件、搜索的簡易及開箱即用以及最重要的時間的檢驗之前,我不會拋棄傳統文件管理器。因為我的文件體量與精力不允許我「節外生枝」。

  但基於標籤管理確有其方便之處, 您或許有不同的選擇:

hyperplane:非分層文件管理器,測試性質項目,維護不積極。

TagSpaces:基於標籤和描述的文件管理器,更傾向於組織文檔、圖像,適用於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 及自託管。

TagStudio:照片和文件組織應用程式。

Paperless-ngx:開源文檔管理系統。

文件標記

TMSU:命令行標記工具。

filetags:文件名中簡單標籤的管理,將標籤添加到文件名中。

date2name:處理文件名中的時間戳和日期戳,根據文件的時間戳添加至文件名中。

Music Tag Web:『音樂標籤』Web版

數據分析

Memacs:從不同的現有數據源(文件名、電子郵件、推文、書籤等)中提取元數據(主題、時間戳、聯繫信息等),並生成可通過 Org 模式由 GNU Emacs 讀取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