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管理/实体资源数字化: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没有差异)
|
2024年12月30日 (一) 14:15的最新版本
您可能需要用到的东西:
- 若干袋子/盒子用于存储各类物品;
- 打印机(或手机作为平替);
前言
因为居住地点不稳定、持有的实体资源逐渐增长而可支配空间并未变化、寻找及整理的繁琐度、居住空间价格昂位等因素,维护实体资源的成本太高,对于非具备纪念意义的物品,我更倾向于将之数字化——自然,并不适用于所有实体资源。
本文将“实体资源”定义为:现实中切实存在的物品。可以按性质划为:工具性、文件性;亦可继续按重要程度划为必要的、可舍弃的。
当然,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难以归类的,如:为兴趣而购买的影视DVD/BD,它不必要又绝非“廉价”,甚至于很多人而言,承载着美好回忆的兴趣类物品远比身份证等生活必须物更重要。但本文对实体资源的定位意不在为您辨别物品的重要性,而只是辨别其必要性,例如,当您发生不得不携带少量物品移动而抛弃其他所有物品时,您会携带什么?——防患于为然很重要,尽管一辈子或许都用不上,但这也正是备份的意义。
以我为例举一个极端境况下的反应,当“灾难”发生时,我只会携带硬盘(以及保存着重要数据的非磁性介质存储的光盘),如果有裕余,我会拆卸系统盘,然后?除了随身携带的手机外,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其余的一切都是可舍弃的。我将围绕此做出一系列的布置,比如我正式用来存储数据的有9块16TB硬盘,2块4TB硬盘,我要准备相应数量的硬盘专用的缓冲盒用于紧急状态安全携带它们。——这就是本文的核心,定义哪些物品是重要的,哪些物品是可以舍弃的,并围绕重要物品做好可移植、便携的充分准备。同时对所有能数字化(文件性)的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但要注意,“实体资源”概念与我核心文档中的“实体资源”目录的范畴不同,前者泛指所有实体物件,后者特指我所拥有的以娱乐玩物为主的东西(考虑到我并未成家所拥有的实体资源除了身份信息相关的便是玩具)。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重要程度度的物品的存储位置,以便于紧急状况下可以不落下重要物品。但对于实体资源本身我只介绍至此,本文侧重于实体资源中可数字化的部分,尤其是各类操作手册、说明书(注意我并不盲目的手动抓取,因为很多产品的官网提供了扫描版本,我再自己扫描很费功夫)。
文件结构
3-实体资源 部分根目录参考:
├── 0-驱动
├── 0-说明书
├── 1-电脑及相关物
│ ├── 0-NAS
│ │ ├── 0-硬盘顺序
│ │ └── 第二台NAS
│ ├── 1- 磁带机
│ │ ├── 产品外观
│ │ ├── 软件截图
│ │ └── Windows驱动
│ ├── 3-硬盘相关
│ │ ├── 2021-09-17 全新东芝1T红盘
│ │ ├── ……
│ │ └── 2024-10-12 第四次16T硬盘车
│ ├── 5 -显示器相关
│ │ ├── 显示屏支架
│ │ ├── 显示器_闲置杂牌劣质色彩
│ │ └── 显示器_MSI-2K
│ ├── 耳机_原道
│ ├── 防潮箱
│ ├──防蓝光眼镜_京东京造
│ ├── 光猫_出租屋 移动
│ ├── 光猫_家中
│ ├── 路由器
│ ├── 显卡_GTX1070和GTX650
│ ├── 硬盘收纳保护箱
│ ├── 噪音监测
│ ├── 桌子_家中
│ ├── TF卡_128GB
│ ├── U盘_SSD固态
│ └── UPS_雷迪司
├── 1-生产力相关物
│ └── 打印机_Lenovo_M7216NWA
│ ├── 0-其他附加内容
│ │ └── Linux驱动
│ ├── 驱动光盘
│ └── 外观
│ ├── 墨粉盒
│ └── 硒鼓
├── 2-乐器及相关物
│ ├── 电吉他_Farida_F-5020MWH
│ ├── 耳机_ATH-M50x
│ └── 音箱_KATANA-50_MK2
├── 2-手机及相关物
│ ├── 夏普核辐射测试手机
│ └── Pixel_7_Pro
├── 3-娱乐及相关物
│ ├── 0-osu!辅助
│ │ ├── 键盘_SayoDevice_O3C_OSU
│ │ ├── 数位板_Wacom_CTL-472
│ │ │ ├── 包装
│ │ │ ├── 机身
│ │ │ └── 赠品
│ │ └── ous!挂牌
│ └── A-手柄
│ ├── 盗版Xbox
│ └── 正版XBOX
│ └── 外包装
├── 4-书籍
├── Y-NSFW
└── Z-舍弃或一般物
├── 床上蚊帐横杆大概方位
├── 电饭煲_内胆规格
├── 挠头帝国头像美元
├── 数位板_高漫1060PRO
├── 小型国际象棋
├── 折叠沙发
├── de.pepper
└── GiffGaff
如结构所示,在我拥有的为数不多的玩具的情况下,主体按照属性分类,主要目的是保存实体资源的外观、附加文件的电子版本,对于需要组装使用拆卸保存的即便没有说明书亦可透过外观记录其成品形态。
其他细则
特殊文件夹
- 设“驱动”、“说明书”,比如对于一般家电(如电风扇)的随附手册便无必要电子化,但如果涉及到有一定学习成本的组装或需要的电路图、规格表等内容,便有备份价值,但对于此类内容,归属于“说明书”文件夹内,而不是新增一个实体资源项目文件,驱动亦是此理。
- “舍弃或一般物”用于兜底。
文件命名
对于无特殊意义的,用其自身的标题或属性命名,例如参考手册、文件手册、xx组件的名称;但对于具有时效或背景差异的,建议保留时间戳,用于大概标记当时情况发生的背景,例如音箱的底噪声音演示保留记录时的时间;对于非常规渠道来源的文件,保留原始文件名以便于日后追溯,例如第三方下载的驱动名。
产品及产品手册
数字化内容:工具性实体资源附加的文件性资源,例如产品手册/说明书、光盘内容,同时包括了工具本身(及附加组件)的机况、外观等信息。
以外置存储设备为例,若不强行下载官方手册,则无任何具有价值的文件性资源可保存,但实体资源本身标签携带的信息具有价值(序列号、规格表等),则具有拍摄/扫描的价值;同理,其他冷门硬件的序列号及型号、外观信息都是值得记录的一部分用于日后寻找同类产品;但如转接头等功能单一,替代品众多,无特殊意义的则完全可选,我个人不建议扫描合集(聚合所有内容一并拍照,含盘点实体资源的意图)以外的数字化,因为我们虽然有空间,但也要杜绝没必要的浪费。 但配置文件性质的内容不存放此处,例如路由器内的黑白名单,而是在专门的记录及恢复硬件设备的文件包中,此处的性质是数字化实体资源,而非围绕实体资源的数字信息收集。当然也会酌情保留与其强相关的参数信息,例如对电脑设备的噪音监测数据、官方提供的非购买附加的其他系统驱动。对于配置类文件但存于此处的也非个例,因为很多我都没开始整理,但根据设计,它们不应在此处。
在扫描之前,我更倾向于前往产品官网寻找相应资源、向客服索要电子版本的文档,若能找到便简单对比下是否有版本差异,若无则省去手动扫描。
以购打印机
Lenovo M7216NWA
为例:到手后拍摄产品主体(显示型号)、各部件展开后的样貌、附加组件如硒鼓及粉盒的外观(显示型号);随附有文件性资源:安装指南、安全手册、光盘、装箱清单……于官网对应的产品页下载数字版手册、扫描无电子版本的内容(如光盘封面)。最终本地文件结构:打印机_Lenovo_M7216NWA.html 其中.info是注释文件,它解释了文件来源(同时包含了关键的文件名等信息),尤其是手动寻找的资源,当遇到紧急情况,只需要复制所有.info文件(通过脚本)便能了解如何复刻这些文件。
实体资源及事件差异
性质分离不只针对于被数字化的资源,还针对于附着资源,例如产品的非官方驱动,是完整使用产品的基础工具,属于产品的附加资源;但因产品而引发的事件,例如申请保价、参与某项活动的照片、意外(而非自身缺陷)导致产品损坏,则属于对应事件,否则将无法处理跨产品的内容归属。
- 对于产品的附着物,例如音箱的蓝牙接收器,在仅有一个音箱、一个蓝牙接收器,且后者为前者附赠时,后者属于前者的子集;
- 属于产品的附着物,但当具备多个音箱、接收器(相互兼容),则接收器应当成为新的实体资源部分。但如果只是实际用途单一可初始便具备强兼容性的,例如u盘、外置存储设备、接头转换器则应当有单独的产品/系列文件夹,例如转换器文件夹内包括各自类型的转换器,PC文件夹里包含电脑主机、显示屏的相关零部件。
案例以补充说明:
- 文件性的实体资源“中国银行一类卡开卡客户联”扫描件我并未归附此处,因为它本身不包含提供有效信息的属性,并且它与事件“开万事达借记卡”强关联,并一道归于“2-事件记录”,其实它们也可以归于此处。具体如何处理,我个人持有“文件名应当充足表明它是何物,如若不能,那大不了多访问另一个相近含义的文件夹”的意见,而不是使用标签文件管理器、硬链接徒增随时间推移消耗精力会变多的整理成本。
被舍弃的内容
- 保修单:很多产品都会附带,但因为我并未实际上用过、内容多为模板或免责声明等原因,都是将之视为白纸,甚至不愿数字化(除非它具备特殊价值或用途)。
- 合格证:大多数产品的合格证都无用,但诸如电车的合格证却关系着是否能上牌照,在遗弃合格证之前,请先了解其是否有附加价值。
- 发票:同合格证,发票/收据于我并无用途,但如果您有报销、抵税、做凭证等用途亦可保留。